肥胖有哪些危害?如何解除肥胖危机?

2024-9-26 05:09:39 阅读 21

       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,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,目前约有6亿人超重或者肥胖,几乎每两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超重或肥胖。然而人们对肥胖的认知普遍不足,绝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作外观问题而非慢性疾病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,肥胖问题还在持续恶化,给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的负担也日益沉重,提高全民对肥胖的认知已刻不容缓。

如何判断是否肥胖?

1)我们常用体质指数(BMI)这个指标判断体重是否健康。它的计算方法是:体质指数(BMI)=体重(kg)/身高的平方(m²)

BMI<18.5kg/m²为体重过低18.5kg/m²≤BMI<24.0kg/m²为体重正常(健康),24.0kg/m²≤BMI<28.0kg/m²为超重,BMI>28.0kg/m²为肥胖。

比如一个人的体重是68kg,身高是1.58,那么68/1.58*1.58=27.2

那么体质指数是27.2,属于超重

比如一个人的体重是89kg,身高是1.7,那么89/1.7*1.7=30.79

那么体质指数是30.79,属于肥胖

2)第二种方法就是测腰围

腰围:男性腰围≥90 cm或女性腰围≥85 cm为向心性肥胖

85≤男性腰围<90cm或80≤女性腰围<85cm,为向心性肥胖前期

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(2021)》

肥胖的危害?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一胖毁所有”,这话一点也不假!大多数人的眼中,肥胖会导致身形体态变丑,然而肥胖不仅仅会改变样貌,更多的风险在于肥胖是导致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,例如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脂肪肝等多种危害心脑血管的疾病。

肥胖的主要危害包括三类:

       一、是生物力学性问题。指脂肪和体重负担过重、机体受力异常引发的病理生理学异常。例如,肥胖者呼吸道脂肪过多,会导致呼吸不通畅,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;长期体重过重,关节承压超出负荷,会出现关节炎等损伤。

       二、是代谢问题。指脂肪堆积所致代谢功能失常引发的系列问题,主要涉及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脂紊乱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
      三、是其他类型的问题,如肿瘤、心理障碍等。“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,肥胖症会全系统、多方面地影响人体健康。

       ✅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身体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人负责。健康是1,我们所拥有的事业、成就、名誉、都是后面的0,一旦1倒了,拥有再多的0都是徒劳。

如何解除肥胖危机

1、管住嘴、少高碳

管住嘴不是说不吃,而是聪明的吃,均衡营养的吃 ,适当节制的吃 ,每餐营养搭配法则:优质蛋白质+优质碳水+膳食纤维,清淡要饮食,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,吃饭时细嚼慢咽,可以先吃菜,再吃肉,最后吃主食。

      饮食摄入量不宜过多,可以211法则:中晚餐2捧新鲜蔬菜+1拳主食(米饭、土豆、糙米、粗粮)+1掌心的蛋白质(瘦肉、牛肉、鱼肉、虾肉都可以),晚餐要减少主食的量,晚餐尽量6分饱,另外蛋糕、烧饼、油炸、奶茶、植脂末咖啡等含有反式脂肪酸和高糖的一律不吃。

2、迈开腿、多运动

     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(心率120-140次/分)的身体活动,累计150分钟以上。坚持日常身体活动,平均每天主动进行身体活动6000步。减少久坐时间,每小时起来活动超过5分钟。运动可以选择有氧和无氧运动结合,有氧运动低强度、有节奏、时间长:如: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,单车、跳绳、有氧健身操游泳等

      无氧运动:运动:强度高、爆发力、时间 如:短跑、俯卧撑、负重深蹲、俯卧撑、拳击等。

3、多喝水、强代谢

       喝水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正常饮水量1500-2000ml,但由于每个人体重、工作性质不同需水量也不同,可以通过一天水量公式计算自己所需的量,基本饮水建议量(ml)=体重(kg)×30。

4、勤洗睡、少压抑

      让自己尽量控制在十一点前就能入睡,避免熬夜,熬夜后睡眠时间难以保证,容易引起激素水平紊乱,诱发肥胖。另外科学实践也表明,情绪压抑沮丧的人,大脑中会缺乏一种叫5-羟色胺的物质,人体一旦缺乏这种物质就会变得十分贪吃,会大量地摄取碳水化合物及高热量食物。会加重身体热量过剩,引发肥胖。

温馨提示

✔ 面对肥胖,调整好心态,不要过多地责怪自己,更不要歧视肥胖。

✔正常的减肥速度是1个月内体重下降2~3kg,不应过快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。

✔ 随意购买减肥药物服用不可取!药物是通过肝脏代谢的,很多肥胖人士的肝脏可能本身就很脆弱了。

任何时候体重管理都来得及,即使是遗传导致的先天肥胖,也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肥。

药食同源发酵饮

葛绛清—葛根茯苓山楂发酵饮

√道地药食同源取材无副作用

√君臣佐使配伍,协同促进

√深度发酵多种酶类活性物质

√多种活性抗氧化物助力代谢

√益生菌益生元呵护肠道健康

扫码关注我们

更多健康资讯

重在分享,如上图文侵权请联系删除